当前位置:茂南房产网健身吴式太极拳的历代传人
吴式太极拳的历代传人
2022-07-29

吴鉴泉(1870-1942),又名爱伸,满族,从 汉姓吴。北京大兴人,全佑之子。自幼秉家学,并在其父杨式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改,形成松静自然、架式紧凑、缓慢连绵、不纵不跳、长于柔化的吴式太极拳。1912年,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,从那时起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,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,使拳架更加柔化,形成吴式太极拳流派 。

吴鉴泉还对太极拳推手作了改进,他的吴式太极推手别具一格,要求立身中正安静,细腻绵柔,宁静而不妄动。他的推手不仅手法严密,而且招数特别多。

吴鉴泉演练的太极拳,除了慢架子外,还有快架子。快架子是一种刚柔相济、快慢相间的太极拳术,演练起来既轻快又柔和。

1928-1936年,在上海市各届武术比赛、国术国考及旧第六届全运 会国术比赛中,皆被聘为评判。

1933年起,创鉴泉太极拳社,任社长。它的分社发展到香港,以及新加坡、菲律宾、加拿大、美国等地区和国家。主要有徐致一、金寿章、金云峰以及子女吴公仪、吴公藻、吴英华,婿马岳梁, 侄吴耀宗等。 吴图南(1884-1989)生于北京,蒙古族。原姓乌拉汗,名乌拉布。原籍辽宁喀喇沁左 旗。9岁起,先后从吴鉴泉、杨少侯学艺12年。年轻时,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学习医学。以 后,长期从事武术研究、教育工作,并在考古、文史、心理学、经络学、养生长寿学等方 面有较深造诣。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、西北联合大学、北平艺专等学校教授、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。建国后,曾在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及北京文史馆任职,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、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、北京市武协、顾问。多次参加国家体委主持制定的武术教材等 审定工作,并任过全运会武术比赛太极拳裁判长。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。著有《太极拳即(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)》 《太极剑》 《太极功·内家拳·玄玄刀》以及 《国术概论》等。后均收入《吴图南太极拳精髓》一书中。

太极拳家莫斐为吴图南大师上世纪30年代。莫斐之子莫韫龙在1993年到海南传授《科学化国术太极拳》,由于多拳种的研修此拳演变为轻、柔、圆、融、风格飘逸的太极拳。为纪念太极泰斗著名武术家吴图南,莫韫龙特将此拳简称为南国太极(即:吴图南国术太极之意)又在祖国南方传播,为新时代矗立起一新风格拳种。 吴氏太极拳 宗师 吴鉴泉 次子吴公藻(1900-1985),家学渊源尤以理论见长,著作甚多。自第一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后,任国民军第十三军教练。1929年於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。1933年随吴稚辉等赴长沙,在欢迎会上表演太极拳,举座赞赏。得到省长何健器重,聘为湖南国术训练所教官兼省党部教席。1934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第二届人国武术考试,宗师任湖南省教,成绩斐然。1937年宗师南下香港,与兄吴公仪共同建立香港及澳门鉴泉太极拳社。1942年香港沦陷前回沪。

宗师一生著作甚多,1980年宗师於八十七岁高龄,在香港出版「吴家太极拳」一书,堪为吴氏太极拳之经典著作。 太极拳家 吴式方架太极拳传人孙南馨(1925年-1996年),江苏芜锡人,北京读书从业,后随北京中央交通部部分部门迁移定居于湖北武汉。船舶设计高级工程师。先后从近代和当代著名武术家,诸如江苏的许寿康、北京的徐致一、刘晚苍、何镜平、王玉芳,上海的冯汉文、马岳梁、邵品根、陆恒昌、武汉的王重光、柴森林等老师学太极、形意、八卦、大成拳和多种门派的武术。后集太极功夫于大成,为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;当今国内为数不多的吴氏方架太极拳传承人之一,著有《中国武术实战法》、《杨式太极长拳》、《吴式方架太极拳》、《太极拳连环化打法》(门内教材) 等著作。

孙南馨一脉的吴式太极拳传人有马思强、熊盛强、程建武、田传耀、王名宪(请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-10出版的《吴式方架太极拳》后记的214页)等,其再传众多。马思强、王名宪将此拳带到深圳地区进行传播,熊盛强、程建武、田传耀、等则在武汉继续传承此吴式方架太极拳。 修丕勋(1892~1976)字朱臣,山东

莱州程郭镇大武官村,系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。曾习八卦掌。1913年拜太极拳名家王茂斋为师,随其入京学艺,八载获得大成。修丕勋受武友尊敬,众多,培养出大批太极拳精英,是吴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人物。其主要传人有修良、修占、温明山、孙镜清等。

茂南房产网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